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见成效 巧用艾灸增强免疫力

  随着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不断更新完善,中医药诊疗参与力度和广度也在持续推进,为战胜这场抗疫战贡献重要力量。中医预防疫病特别重视安全有效且便于普及的外治方法,穴位艾灸是中医针灸重要的保健方法之一,可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有助于预防新冠肺炎。日前,湖北中医药大学王华教授编制了自我穴位保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基本方法和操作图解手册,其中重点提及了日常穴位艾灸保健,鼓励大家在家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艾灸是借助艾绒的药力和灸火的热力,作用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以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方法。中科院院士仝小林在接受媒体报道中介绍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属“寒湿(瘟)疫”,是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除了服用中药,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采取艾灸的方式。一可以给人体增加阳气,尤其这个时候需要保护阳气,二可以祛除湿气。中医学奠基性著作《黄帝内经》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可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常在身体上施灸,“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表明艾灸可以预防多种传染病。

  艾灸方法多样,最常用且适宜居家自我保健的方法是艾条温和灸。针对疫情的防治和不同的体质人群,王华教授为广大群众梳理了常用保健灸及防治保健灸的方法,教大家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居家艾灸。

  一般中老年人或禀赋虚弱者或阳虚湿重之体,平时可常用保健灸。足三里、关元具有强壮作用,为保健灸最常用穴位。常灸足三里、关元,可培元固本,增强体质。

  灸足三里可和胃益气、建中化湿;具有强壮保健作用,可鼓舞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有助于预防胃肠病症或减轻胃痛、呕吐、腹泻、便秘、虚劳诸症等。

  灸关元可培元固本、扶阳益气;具有强壮保健作用,可鼓舞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有助于预防身体虚弱、下腹部病症或减轻乏力、疲劳、少腹疼痛、腹泻等症。

  大家可根据需要单选足三里或关元,也可同时选用足三里、关元。一般隔天施灸1次,每穴灸8~12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新冠肺炎早期多出现乏力伴肠胃不适或乏力伴发热,继而出现咳嗽、咽痛等症。可根据新冠肺炎早期表现,重点预防从肺和胃肠着手,宣肺益气,调理肠胃,选用不同穴位施灸。

  为了帮助宅家抗疫的居民们更好应用王华教授推荐的穴位艾灸法进行保健防治,艾修堂贴心为大家整理了日常艾灸注意事项,与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积极守护好自己和家人健康。

  4、艾灸期间,如出现眼睛发红、口角糜烂、牙龈肿痛、咽喉疼痛等上火症状,可暂停施灸;

  5、注意防火,防灼烧。施灸后灭熄艾火,并将艾条装入小口径玻璃瓶或金属筒罐内;

  6、艾灸期间,如出现眼睛发红、口角糜烂、牙龈肿痛、咽喉疼痛等上火症状,可暂停施灸

  7、如施灸部位因灼伤而出现水疱,其直径在1cm以内者,一般不作处理,待其自行吸收即可;如水疱较大,可用一次性针灸针或经75%酒精消毒的缝衣针刺破水疱,放出水液,再涂以烫伤油或消炎膏。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见成效 巧用艾灸增强免疫力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