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敏、刘秀华、范佩娟、陈佩荣、唐伟芳、方晨美、徐霞仙、周银娣、朱伟英、平莉、毛筱君、柴小玫、梁跃年、何美菊、岑华
男队员:蒋华根,朱留祥,徐正国,陈健,黄嘉臻,陶宪生,陈金荣,陈剑梁,梅大维,申永钊
浦兴路街道健身舞队始建于2006年,是在上海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的委托下,教练陈琴芳老师组建起这支团队,当时团队成员大约为20几人,都是来自于浦兴路街道街道各个社区居委的文艺骨干分子。
现在固定成员稳定在26人,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其中包括16名女队员和10名男队员。有了这些男队员的加入,让团队变得更加有竞争力,发展也越来越好。
10年来,舞队在街道文化中心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全体队员精诚合作,团结和谐,刻苦训练一系列舞种(健身舞、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花式手杖操、球操类等等表演和比赛,均获得了奖项和好评! 为发展基层的文化生活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答:“我从小就喜欢,退休以后,随着广场舞的兴起,街道也很重视发展丰富退休人士的业余生活,所以就开设了民族舞班、木兰班、健身舞班等,大家就因此慢慢学习跳健身舞!”队长郭巧珍开心地说道;
答:我觉得广场舞是很广义的,没有什么局限性,是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除了民族舞、排舞等等,健身操类也是广场舞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我们成立多年,跳的舞蹈种类除了有民族舞、现代舞,还有花式手杖操、球操类等等,可以说大家是多才多艺,每个作品都跳的很好,但是街道成立这个团队的宗旨是健身舞队,因此团队基本是以健身舞为主打,我们健身舞的代表作品是《彩球操》,还有这次表演的《微笑》和《给青春理个短头发》。
答:最主要是苦练,每次练习基本是全员出席,每次排练都非常认真,只有通过一遍遍的苦练,才能把动作做熟、做好、做整齐。
答:队长和教练认识很久,配合起来很和谐,陈琴芳教练主要负责排练、学舞,队长郭巧珍负责行政管理工作,团队成立十几年,大家都很有默契,队员们也会积极分担任务。
答:我们选拔标准有两点:第一是需要有一些舞蹈基础,我们是代表街道的舞队,所以对实力上还是会有一些要求的,来了以后会先磨合考察他;第二是自己要喜爱跳舞,喜欢活动能跟队员们融合在一起,只有达到这两个标准,磨合考察阶段通过以后才能成为我们的正式队员。
答:首先精神面貌上就大有改变,个人气质也提升变得时尚了,每个加入进来的成员们都变得非常乐观自信、活泼开朗,更因为勤于锻炼,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好,越活越年轻,越活越开心!因为有这个团队,才让我们这些退休人士有了一个更广阔的的舞台,更能展现出我们的社会价值。
答:郭老师说道“大家虽然都是退休人士,但是我们组织纪律性非常好,团队感很强,这一点也被街道领导大力赞赏,有这样一支相互信任、团结协作又朝气蓬勃的团队,让我感觉很自豪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正是有队员们的这种团队精神和纪律性,所以我带领大家一点儿也不觉得辛苦,很乐意继续为大家付出服务!”
答:我们曾经有一个老队员身体身体得了重病,大家多次组织一起去医院看望他,还自发的每人捐款100元鼓励他积极治疗,虽然后来他还是走了,但他永远是我们的成员之一,是我们的亲人,大家依然想念他。可以说我们这个团队就像一个大家庭,处处都有家的温暖,团队中任何一个人有什么事情,大家都会热心帮忙,多多关心。
答:队长郭巧珍说“教练陈琴芳5年前因搬家,现在住所离舞队排练特别远,每次过来教课来回要花费4个小时,需要倒三次地铁,2次公交,虽然路途遥远,但是成员相处十几年了,大家都有很深厚的感情,陈琴芳教练实在舍不得这个团队,队员们也舍不得她,所以教练依然坚持留在这个团队里,继续为大家付出、服务。”“浦兴街道健身舞队就像我的娘家人,我的初心就是在这!”教练陈琴芳补充道。
答:我们有一个惯例,每次大型活动或者比赛以后都会组织团队聚会,然后每年的年终会有一次新春联欢会,这两个传统从成立之初一直保持下来,每次聚会都能让大家情谊更深,关系更好更紧密。除了聚会我们也会一起出国旅游,比如去年参加跳跳舞组织的中美广场舞文化之旅。
答:加入跳跳舞有两三年了,跳跳舞这个平台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健康,很感谢跳跳舞平台。
队长郭巧珍:“去年我们评上浦东新区广场舞大赛一等奖,被街道推送到市里参加比赛获得了《创编奖》,2019年我们更要展望未来,积极参加各项比赛活动,以更好的成绩,更好的作品献给浦兴社区的区民和社会广大爱好广场舞人士,充分展现自我,从跳舞当中得到快乐健康,希望浦兴街道健身舞队舞姿更美!成绩更佳!舞出自信,舞出健康,舞出快乐!”
感情需要时时表达,欢迎大家把对舞蹈的喜爱,对队伍的感谢在文章最下方“留言区”留言~
提交报名表后,跳跳舞小黄会与您电话联系,沟通舞队报名需提交的相关资料(包含舞队基本信息,预约拍摄时间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明星舞队008期】丨爱我浦兴爱我家园的浦兴街道健身舞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