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经常生病、经常遭受挫折的人最后的福气会更多

  南怀瑾先生是一代国学大师,他的学说揉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修为,因此充满着大智慧。南师为人慈祥和蔼,享年95岁。为什么他会如此高寿呢?

  南怀瑾大师曾经也解释过,他说:“我小的时候,从六岁到十二岁,没有吃过饭,药当成饭吃。所以说我过去所有的病都生完了,伤寒、麻疹、天花啦,我都生过,其实我一辈子都多病。现在你们看我身体比你们都好,但是我一天到晚都在药中,因为多病嘛,就小心了。”

  根据自身实践,南怀瑾大师得出一个结论:人生要以病苦为师,即:以苦为师、以病为药,好福气才会不请自来!

  按照普通人的想法,人人都希望自己少生病,都愿意人生一帆风顺;为什么南怀瑾大师却说“经常生病、经常遭受挫折的人,最后的福气会更多”呢?

  从小就听过这么一句话——“那些时不时患小感冒等小病的人,不容易患上癌症;而那些长年累月都不生病的人,一生病就是诸如癌症这样的大病”。这和古人所说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意思相仿,但属于不好的结果,也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

  南怀瑾大师就是从小爱生病,因此更加爱惜身体,不敢胡吃海喝,懂得节制各种欲望,因此延年益寿。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享年69岁,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为什么他如此长寿?也是因为康熙一生多病,非常注重养生之道:他小时候生个天花,40岁又得了疟疾,懂得多加保养身体,饮食有节,起居有序,饮酒有度,反对抽烟等等。

  古人常说“带病延年”就是这个道理:有些人看起来总是病怏怏的,动不动就生病,但是最后活得很长久。但有些人身体壮壮的,能吃能喝,没有任何疾病,好像很健康,但突然就死去了。

  比如说,汉武帝时期的大将军大司马霍去病,能征善战,年仅23岁就突然去世了;后周世宗柴荣正准备乘胜夺取幽州,突然染上疾病而驾崩,终年39岁;明朝第一名猛将的常遇春,北伐中原返还的途中,暴卒军中,年仅40岁。这些牛人都是平日里身体壮得像小老虎,猛然生病就彻底倒下了。

  一个人,时不时生点小病,所以心怀敬畏,不敢乱来,懂得节制,注意摄生调养,更加爱惜身体,然后用心把身体照顾好,这样就是种下了善根,为自己身体积福!

  相反,一个人看着自己身体强壮,一身是肌肉,又不怎么生病,因此觉得自己身体很健康,很耐造。于是他开始暴饮暴食,胡吃海喝,不节制欲望,经常熬夜伤身体,长时间忽略了保健之道,突然一天感觉不舒服,去医院一查就会是大病。

  正如南怀瑾大师所说:“痛苦是很好的教育,能够刺激人晓得反省,顺利的环境人不容易反省,所以在富贵中发心、在优越的环境中发心是很难的。”

  《菜根谭》云:“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意思就是说:我们处在不顺利的环境中,就好比全身都扎着针、敷着藥,在不知不觉中磨练着意志、培养者高尚的品行。处在优越的环境中,就好比被各种兵器所包围,不知不觉就被掏空了身体,消磨了意志。

  苦难成就辉煌,一个人遭受的挫折磨难越多,成长进步越多!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忍常人所不能忍,成常人所不能成。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要想人前显贵,必先人后受罪!这些话都是成功人士历经万千磨难后,用血与泪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值得吾辈时刻牢记。

  曾国藩的弟弟遇到了人生低谷,他就写信鼓励弟弟:“我的长进全是在遭受挫折,备受侮辱之时,所以你务必想想自己的志向,勉励自己。吃一堑长一智,总结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智慧,千万不能遭受挫折就气馁。”

  《菜根谭》云:“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大概意思是:耳朵常听些不顺耳的话,心里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增进品德修炼品行的磨刀石。反之,若每句话都顺耳,每件事都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埋在剧毒之中了。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秦二世胡亥只听奸臣赵高的忽悠话,最后亡了大秦王朝;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经常接受魏征的批判,因此开创了“贞观之治”;袁绍刚愎自用,不听谋士田丰的意见,一意孤行要讨伐曹操,最后在官渡之战大败,没多久后就发病而终。

  顺境使人意志磨灭,逆境激发人的斗志,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总是能够听到评判自己的话,心中总有不顺心的事情,我们才有改变现状,使得自己不断优秀的决心和动力;而句句顺耳、事事顺心,要不是被假象蒙蔽了双眼,就是被身边小人愚弄了,最后人生也会越来越走下坡路。

  人生是一场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挫折磨难,那是好事,代表你有奋进的方向;最怕的就是一帆风顺,自欺欺人,最后老大徒伤悲。

  人生,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就如演员郭德纲所说:“吃亏要趁早,一帆风顺不是什么好事;从小娇生惯养,没人跟他说过什么狠线岁走到街上谁瞪他一眼,当时就猝死了;从出生就每天把个嘴巴子,到二十五岁,铁罗汉、活金刚一样!什么都不在乎。”

  挫折和磨难,从来都是成功的最好秘方!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南怀瑾大师说:“以苦为师、以病为药,有一点痛苦,有一点身体不舒服,反是对治这个内心最好的药物。”因为遭受过失败与痛苦,吃一堑长一智,内心也更加坚韧不拔;因为生过病、遭过罪,因此懂得善待身体,常怀敬畏心,因此更加延年益寿。

  所以说,以苦为师、以病为药,好福气才会不请自来!那些经常生病、经常遭受挫折的人,最后的福气反而会更多!朋友们,您赞成这个说法吗?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南怀瑾:经常生病、经常遭受挫折的人最后的福气会更多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