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红楼梦》,不仅写尽了一个大家族的兴衰盛败、几对男女的爱恨情仇,同时还把每一个人的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和养生理念写到了细处。饮食、中医、待人接物、一颦一笑,都蕴含深意。而其中最富有人生经验而又会调养身心的,当属贾家最有福气的老太太贾母。
在《红楼梦》中,无论是贾家兴盛时期还是到了后来的败落,这一个大家族中,要论最有福气和最会养生的,当然要属老太太贾母了。不仅因为她老人家长寿多福,儿孙满堂,还在于她精明豁达、善良乐观的处世态度和知冷知热知进退的人生哲学。同时,贾母在养生方面,也时时表现出一个老年人的人生智慧。
关于贾母的年龄,一直是各红学家们研究的题目。而比较可靠的答案是,刘姥姥第一次见到贾母时,贾母问老亲家多大年纪了,刘姥姥答75了,贾母说:比我大好几岁呢。如此看来,贾母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老,最多也就七十左右。
如果放在现在,七十并不算太老,但是在《红楼梦》那个年代,医学远未昌盛,肯定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啊,能活到七十绝对可以被人称为“老寿星”。精明能干颇通人情世故的刘姥姥就是这样称呼贾母的。
贾母的高寿,自然和她出身富家有关,从小吃喝讲究,嫁的又是世家,一辈子营养丰富,也有好的医生相随。但更重要的,是她豁达开朗的心胸,早就不用劳心劳力地管家了,估计先是放手给王夫人,这几年王夫人也不怎么理了,全凭能干的孙媳妇凤姐张罗忙活。且不要小看这件事,管着这么大的一个家,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好几层大姑子小姨子,还有丫头婆子,哪一个是省油的灯,所以凤姐先就把自己的身子累坏了,连个儿子也没保住。
而贾母呢,她自己是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的: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见,不过嚼得动的吃两口,困了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玩笑一回就完了。这么轻松自在的生活,岂有不长寿之理呢。
除了交权不操劳,贾母的高寿还和她好善乐施、惜老怜贫的善良分不开。在贾母的带动下,贾府对丫环仆人“从不朝打夕骂”的(袭人语),对刘姥姥这类穷亲戚也极尽照顾。而贾母的善心不但为自己积了福,也为从不做好事的凤姐积了福,后来贾家败落,刘姥姥舍命救出了凤姐的女儿巧姐。这是后话。
多部委密集部署新年工作 这些重要举措事关每个人2018年新年伊始,多部委密集召开年度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新一年的工作。从各部门释放的政策信息来看,诸如严打涉医犯罪、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扫黑除恶等等,诸多民众关注度较高的举措将在今年落地施行。…【详细】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读《红楼梦》——跟老太太贾母学养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