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很多女性都没有引起重视。”她表示,女性在35岁以后,钙的需要量在每天800毫克到1000毫克,通过饮食补钙只能满足一半的需求,因此可服用钙片作为补充,钙片中若加入了维生素D3,则更有利于钙的吸收。若是脱钙严重者,甚至需要在医院接受治疗。
“多运动是减缓骨质疏松的有效办法,尤其是在出太阳的时候,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3,促进钙的吸收。”她建议。
另外一项有趣的研究发现是,脑力劳动者健康状况低于重庆市民健康状况的平均水平。
顾小红介绍,课题组按职业划分选取了厅局级干部、公务员、教师这3类脑力劳动者,与普通市民做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厅局级干部、公务员及教师人均患病例次(即:异常指标的总数与参检人数之比)分别为3.6、2.4、2.9,远高于普通市民人均患病例次0.81。其中,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骨量减少是脑力劳动者共有的高发疾病,高血脂尤为突出。
“脑力劳动者收入及生活水平较高,营养过剩,常常忽视了营养搭配,导致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的发生。”她坦言,同时,脑力劳动者长期高负荷运转,工作压力过大,久坐办公室,缺乏体育锻炼及应酬过多等,都是其健康状况低于普通市民平均水平的原因。
据了解,课题组对75660名参检市民进行心理亚健康检查发现,有53794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占参检总人数的71.1%。
其中,白领阶层是心理亚健康的主要人群,而企业管理者中,有84%以上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参检的13225名教师中,41至50岁组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高达87.2%。
“各年龄阶段的白领、教师、军人及企业管理者心理亚健康检出率都普遍高于其他职业的重庆市民,为心理亚健康的高发人群,而41至50岁为心理亚健康的高发年龄。”顾小红称。
据悉,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特指与健康有关的生命质量,包含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会和个人角色功能等多方面的状态,能更准确地反映人们的健康水平。
课题组在随机抽取12000参检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重庆市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自评得分与我国居民自评健康平均得分相近。其中,重庆女性得分比男性得分低;年龄越大得分越低;初中文化程度人群得分高于高中及以上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
顾小红解释说,一方面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由于获得卫生保健知识较多,自我保健意识强,有利于生命质量的提高。
但另一方面,仅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市民更容易满足现状,生活压力较更高文化程度的人群来说要少,因此成为生命质量高的人群。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重庆七成以上重庆人心理亚健康(2)